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www.jlkpzjw.org.cn)

广告位 728*90
广告位 1200*90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 > 会员美文 >

让武术科普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时间:2022-09-14 08:39|来源: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编辑:张锐|点击:
卢飞宏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与实战技击为目的,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为重要价值,在中华大地上绵延发展数千年,伴随着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形成而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厚重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相比于中国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拳架拳脚、器械功夫,更是代表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思想、信仰和文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变化,饱经沧桑,历经风雨,虽然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的“禁武”运动、浩劫与洗礼后,但它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传承下来,孕育出了延绵不绝、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百折不挠、厚德载物的精神。武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和文化内核,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大国粹”之一。中国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捍卫中华民族文明迄今屹立不倒的“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愧为中国人民发展创造的东方武技。

 
        长期以来人们对武术存在片面认识,没有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对待和发展,更没有将之上升至国学的高度,对武术文化、思想、哲学、精神、信仰等方面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武术科普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科普观念淡薄,落实措施不到位,科普工作不扎实等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科普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和长期性。武术科普是中国体育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要将武术科普上升到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高度,为弘扬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为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武术社会化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体育科学素质的基础,是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武术科普工作履行服务社会教育职责,提高公众体育科普素养,在提高全民整体武术体育科普水平、科普内容创新和科普理论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武术科普要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实现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为目标,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武术体育科普素质建设生态,振兴民族尚武精神,提升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风清气正、蓬勃向上、文明进步、崇文尚武的社会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重视武术科普工作,对于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发展战略,促进武术全面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术科普对于增强国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向心力,以及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科普是关乎民族传统文化兴衰的大事,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的高度,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武术发展为武术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作为促进武术振兴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全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应切实履行职责,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各项武术科普工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服务,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武术科普是中国体育科普的组成部分
        科普工作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性团体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的共同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普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和规章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体育科普工作,扎实落实体育科普措施,认真开展体育科普活动,各地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完善体育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在体育科技资源科普化、基地创建、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体育科学健身素养的整体提升,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武术科普是体育科普的重要内容,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各级武术协会等有关组织要高度重视武术科普工作,将之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科普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工作日程,为武术科普工作指明方向,为促进武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科技支撑和保障。

 
         武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运动形式,广义上说它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但具有一定的体育属性,“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武术从其诞生就被赋予了技击的属性,本质上是杀人技,战场杀伐之术,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克敌制胜之“法宝”,拒敌千里之利器。武术的属性很广泛,在其众多属性中,技击性、文化性、教育性、民族性、体育性、艺术性、民俗性、大众性等都是重要的代表性属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其体育属性只是武术的基本性属性之一,其文化性、教育性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武术中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技术中、战术中、教习中、习俗中、思想中都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武术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尽管历史上多重视于技术,而忽视进行理论总结,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足够的文化承载力,都足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彩。现代社会将武术的概念定义为“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武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在促进武术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将武术定义为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武术的本来特质和面貌,从学术的层面上弱化了武术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这也对武术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武术的本质是“武”,而非杂技、体操、舞蹈或其他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它作为中华国粹代表一直被国人所传承着,其本质归根结底是文化,树立中国武术大文化观思想,对中国武术未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武术的价值和精神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丰富,现代社会中武术的价值也已经逐渐从体育领域延伸到文化、教育、人文和精神等领域方面。武术科普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实践性、系统性、实用性、综合性、整体性等特点,我们要提高对武术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之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体育科普的快车道,大力传承中华武术的文化基因,为全面振兴中华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武术与中华文明同根同源,同步发展,文化包罗万象,其文化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文化息息相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文化交融性,集中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全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全息缩影”。武术科普并非简单的传播武术知识或传授技艺,还涉及武术教育、武术文化、武术精神等领域,它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武术科普融汇儒、释、道,儒释道三教合一等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玄学、兵学、美学、艺术、运动学、气功、力学、信息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人体生命科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诸如“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变化观、五行观、“知行合一”观、形神论、道论、气论、动静说、中和观、内外兼修观、止戈为武等思想理论,以及武术运动技术中的“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等。这些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和影响,其任何一部分文化都可作为一门学科或学问来研究和科普,彰显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深邃思想文化内涵。

        武术科普与体育科普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武术是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演绎,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奥,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它深受易、儒、释、道、墨、兵、医,以用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融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并按照一定规律和风格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孕育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种类繁多与丰富多彩。从精神层面,武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和精神文化的象征。武术精神渗透于武术技术之中,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始终。武术外御强敌强体魄,内养生命精气神,习武者可以通过专门的武术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进行全面提升,以及通过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修炼功法,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养生延年之功效。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任何一部传统武术都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集中体现了历代传承人的智慧、思想和精神,其武术文化发展更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一代代先哲和有识之士长久的辛勤积淀和凝聚。我们要万分珍惜古圣先贤和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强化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树立中国武术大文化观,即技击观,文化观,教育观,体育观,伦理观,价值观(即:“五观思想”),加强对传统武术文化的重建和培育,建立中国武术“道统”体系,推进武术文化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武术是一个拥有无限智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具有独立的民族文化和功夫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集中体现,有自身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其“道统”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建立以“道”为核心,以“德”为灵魂,以易经、道家、墨家、儒家、释家、兵家、医家等为主要文化内涵,以“道、德、术、功、法”(即:“五大要素”)相统一为理论基础的中华武术“道统”体系,对于促进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追寻武术文化渊源与发展脉络,彰显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实力,还原武术的本来面貌和文化精髓,有助于正本清源,去芜存菁,在守正创新中促进武术发展。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文化观、健康观、教育观、哲学观等,拥有完整的武术理论体系框架结构,这些理论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武术生存发展的根基。武术科普要遵循中国武术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国武术的中华本来文化特色,以体育科普的力量助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武术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国脉文化传承。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促进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中国武术生存发展要守护根本,重视保护传统与传承工作,维系武术发展的文化根脉。

        武术科普的根本宗旨是传承武术文化,培养民族尚武精神,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武术科普重要内容是武德教育,这相对于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特点和价值。古人云:“艺者德之枝叶,德者人之根干也,斯二物者,不偏行,不独立。习武不只是锻炼身体,可贵的是在习练武术中受到武德礼仪教育,在武德教育中又能不断提高自己对武术的认识。武德是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个繁杂的道德体系,对习武者的身心产生持久的影响,它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尚武崇德”是几千年来武术传承的优良传统,武德始终被作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重视武德教育,加强国人精神道德和文明理性的建设,树立崇武慕德、尊贤尚贤的风尚,可以培养知礼仪、有精神、有正气、有信仰、有担当、有气节、有傲骨、有自律、有追求、有理想、有信仰、有灵魂、有尊严和有圣贤学问的人,培养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和赴汤蹈火的栋梁之才。传统武德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现代社会斗争实践中,应该把弘扬中华武德文化,塑造高尚武德情操,作为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武术传承与振兴靠的是思想、精神、文化和信仰,没有文化和信仰的支持,就会使武术失去其根基和重要的价值优势,文化和信仰是武术传承发展的灵魂和力量。弘扬与传承中华武术,是蓄养民族“精气神”的需要,也是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需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历久弥坚的尚武精神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国运不灭,绵延不绝,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生命基因构成的“魄”。武术是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即是竞技体育,又是群众性体育,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文化和精神始终蕴藏在广袤的民间沃土之中。尚武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里,蕴含于武术教育之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离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尚武精神就会失去生存之本,同时也会使武术发展失去其精神源泉。武术科普是一项社会大工程,应当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为提升全民体育科学素质服务。要与时俱进,与素质教育同行、同步发展,使武术科普、武术教育走上学校,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级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武术协会等组织和团体有责任将武术发展纳入体育科普轨道,提高对武术科普的重要性认识,为武术振兴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武术科普工作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树立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生产方式。加强武术科普工作,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武术科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完善武术科普制度建设
        武术科普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和技术体系,包括武术科研、培训、推广、宣传等各个方面,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是一个专业素质要求比较强而又要贴近社会和生活的工作,需要武术技艺、科学、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支撑,需要专业的团体、组织或个人来实施方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武术科普是一项普遍性、群众性、社会性、持续性、长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政府教育体育和文化、科协等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政府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领导和组织下,在国家科协部门的支持下,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参与开展武术科普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各级政府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体育院校、武术协会、社会武术团体组织、武术场馆、学校、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是武术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为实施体育强国振兴战略,社会各界都应当履行武术体育科普责任,组织并参加各类武术科普活动,为弘扬民族传承文化、促进武术文化发展服务。各级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要将武术科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武术科普制度建设,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武术科普工作,保障武术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在武术科普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体育科普工作体系,助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体育科普支撑。武术科普要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工作,政府部门应将武术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给武术科普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为开展武术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教育体育、文化、武术协会等部门负责制定武术科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推动武术科普工作健康发展。武术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和长期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武术科普活动。社会力量兴办武术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充分发挥武术传承人武术科普示范作用,发挥武术科普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表率作用,以模范典型为榜样,以先进带后进,齐头并进共发展,形成人人参与武术科普活动,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促进人民群众自觉、广泛地加入到武术科普的实践中来,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武术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普项目管理办法》,《国家体育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文件要求,破除制约武术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和思想文化导向,创新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武术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发展,提高武术科普工作的含金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武术科普的需求。深化武术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武术科普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和支持有关教育体育行业和部门建立武术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武术科普服务水平和能力。推出一批管理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的一流武术培训基地,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武术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社区、机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武术科普服务功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科普工作,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非遗武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着力保护非遗武术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不断提升非遗武术保护传承工作水平,发挥非遗武术在激发各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山东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来有“武术之乡的”的美誉,拳种流派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公布的全国129个拳种中,其中萌发与广为流传在山东省的武术拳种就有70多个,约占全国拳种总数的二分之一之多;其中文圣拳、查拳、螳螂拳、太平拳、佛汉拳、肘捶、孙膑拳、地龙经拳、华拳、太祖长拳、大洪拳、小洪拳、梅花拳、地躺拳、八极门拳、地功拳等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拳种。武术文化资源丰富,分别在鲁东、鲁中、鲁北、鲁西北、鲁西、鲁西南、鲁南几个大的区域形成了遍布全省的武术文化圈,在国内外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力。近几十年来,山东省武术科普工作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习武之风甚浓,习练人员越来越多,武术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非遗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文化山东”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大学等高等院校为推动中国非遗武术发展,特别是山东非遗武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积极促进非遗武术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创新发展,积极进取,扎实开展各项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的科普活动,尤其在非遗武术项目及文化的研究推广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山东师范大学为促进武术教育工作,组织成立了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山东非遗武术文化资源,积极调动非遗武术传承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武术教育理论研究、武术技术推广与武术教育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对于推动山东省非遗武术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22年5月1日,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成立,为促进全省武术科普工作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传统武术科普工作纳入正规化管理轨道,首开专业武术科普工作之先河,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对推动全国及其它省市武术科普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武术科普组织的成立,为公众了解传统武术、通晓武术科学、参与武术习练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当前开展武术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可以让更多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参与到武术科普活动中来,让传统武术以更加轻松、活泼、快乐的方式接近公众,不断提升民众的武术科普素质。各级教育体育和文化部门、武术协会应鼓励和支持各地成立相应的专业或业余武术科普组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武术科普队伍,为各地武术科普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理论技术支持。
    (二)加强武术理论科学研究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生存锦囊,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智慧的结晶,中华五千的文化都集中凝聚在武术之中,武术伴随着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是捍卫中华文明迄今屹立不倒的精神之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尚武传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上古五帝时期射师大羿射日的传说,反映了先民精湛的射箭技术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崇尚武功乃紧承西周而来”,先秦“四时讲武,三年大习”的风尚,体现出远古先民尚武风气和习武生活内容等。上古初民部落频繁战争而形成的强悍好勇的民族性格,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尚武气质和传统。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经非常重视武术教育,在贵族教育中就将习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夏朝经过连绵不断的部落战争,使武术已成为军队训练重要的内容,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并使之与祭祀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使用和驾驭车马的技术。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的“庠”“序”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把射御、习舞列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讲求礼乐教化,文武并重。“射”“御”都属军事训练的尚武技艺,旨在培养保卫国土的武备之才,彰显了学校重视军事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尚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先民很早就有浓烈的尚武精神,两周风云际会,诸子百家争鸣,兵法谋略层出不穷,从考古周代人墓中出土的戈、矛、箭、戟、剑等兵器,以及防护用的甲、胄、铠、盾等器具,可以反映出当时朝代军事的兴盛。先秦诸子中“无子不言兵”,《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说苑·指武》,“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尉缭子》,都强调军事武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兵”与“武”自古就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统治者所重视和推崇。从远古蒙昧走来的、从野蛮暴力进化来的,从血腥搏杀演化来的中国武术是最具历史考量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和精神财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尚武精神,成为广大民众意识深处的最高伦理价值和行为标准,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重要部分,一直到现在,习武之人皆以弘扬正气、维护正义、惩恶扬善、为民除害、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等为己任,使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升华。纵观中华文化脉络是文武兼备、刚柔并济的两支文化大动脉,孔子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以及俗语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等,这些早就成为传承千年的古训,使武术成为培养文武兼备人才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武术文化和尚武精神的重要价值。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教育功能是贯穿发展始终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传统武术价值、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最大动力。武术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文化和教育”,要回归中华传统武术的价值观,让武术未来发展,在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体育价值、道德价值、技击价值、健身价值等方面,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武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讲礼仪、讲道德、重诚信的传统,使“习武以德为先”成为武术传承的重要信条。“文武双修”成为中华民族培养健全民族性格、心理、个性和精神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武术的社会价值是其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价值所不具备的,具有其它运动项目所不可相比的优越性,它对历史、文化、哲学、信仰、艺术、民俗等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武术的思想和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特色,对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术是古代战争技术,兵器被称为武器,军事被称为武事,军备也被称为武备。武术是具有包含多种价值功能的技艺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朝代,名称也不尽相同,“武艺”“相搏”“角抵”“角力”“国技”“技击”“功夫”等等,都是武术的别称,在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称之为“武术”。武术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社会环境下,它的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功能与价值都会有所变化,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的体育价值得到了比较好的突显和重视,武术运动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并逐渐使之成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武术沿着新中国体育的发展道路,结合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开拓中向前发展,在科学普及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先秦古老的哲学思想,有系统的实战技击理论,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具有防身御敌、制胜取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修身养性等功能,是消弭战事、维护和平的力量与安全基本保障。武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门包含技击技术与武德的传统学系,它是中国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文化涉及到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如历史、哲学、伦理、军事、宗教、中医、艺术、心理学、生理学、人体科学、社会学、仿生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学科,形成了一种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它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共同丰富发展。《易经》中华文化之根源,它对传统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武术中的以静制动、以柔化刚、避实击虚等技击风格无不体现《易经》文化的内涵,两者是一脉相承,互相渗透相互影响。“道”是万物的本源,宇宙生命的本体,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而武道是中华“道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汇了上古文化、诸子百家及之后世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一个独特文化“道统”体系。武道精神,是以武止伐,平息干戈。武术“道统”以一贯之,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历经沧桑而不变,虽然几千年来受封建专制思想的禁锢与束缚和主要在儒家文化语境氛围下的发展与影响,在武术“道统”文化内涵和指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迸发出夺目的光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老子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庄子曰:“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思想阐述“道”“术”为“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及“上人用道,中人用术,下人用力”等思想也都适合于武术理论之中。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礼记·中庸》,发扬中华武术“道统”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责任,努力构建以“道、德、术、功、法”(即:“五大要素”)相统一为理论基础的中华武术“道统”体系,建立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促进中华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武是一个内外双修、性命双修的过程,尊重天地自然规律,术道并重,拳道一体,功技合一,德艺统一,大道归一,万法归一。习武是修行修炼,以术求道、以武载道、以武入道、以武明道、以武传道、以武证道。武术蕴含着一种强大的文明力量,从文化的层面则可上升为思想、精神和信仰,强调身心俱修,除了身体层面的强身健体、防身抗暴,更重要的是培养勇者无畏、仁者无敌的精神,通过拳法的修炼,提升习武者发现自己、了解自己、驾驭自己的能力。武术运动可以锻造习练者强大的内心,提升个体整体素质和能力,让习练者的力量和精神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做到手中有兵,心中有礼,尚武崇德,止戈为武,使之成为有抗暴自卫、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实力和深厚德行的人。加强对武术在自卫防身、强身健体、健身养生、武德教育、艺术表演、涵养精神、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修行悟道、宗教信仰等价值功能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取向,让武术走向大众,为全民健身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服务。真正的武术是“杀人技”,不是花拳绣腿,没有花架子,不具观赏性,凶狠毒辣,招招致命,杀敌于无形。真正的武者,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宁可失财,不可失礼,不可失德,不可失义。武术技艺必须有武德的约束,在武术中武德和技击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须把它们合二为一,达到武、德统一。习武者多如牛毛,成者如凤毛麟角。“一日练好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真正的武术成功者,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谚曰“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经过千万次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完美自如的境界。传统武术的传承重要的是在于实战技能的传承,而非只是套路演练和学习,决不可本末倒置,顾此失彼,舍本逐末,而丢掉武术的内在灵魂。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和灵魂,失去其本质属性和灵魂的武术终将会被淘汰。发扬、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及武术文化,要坚决克服武术舞蹈化、体操化发展趋向,摆脱庸俗化、低俗化、形式化、表演化发展,坚决不能让武术失去其技击的灵魂,维护和保持中华武术文化一片净土。武术发展应区分真正传统武术与体操武术、竞技武术,根据其锻炼的目的性不同而区别对待,这是现代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它们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多样性共存,并按照其各自发展规律向前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武术发展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古老武术文化的深层意蕴并使之与现代知识相融合,从古老的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创新武术科学发展理念,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武术发展。重点加强对中国武术“五观”(即技击观,文化观,教育观,体育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研究领域,提升理念研究水平。

        中国武术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拳法、器械品类繁多,仅经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归纳认定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流传于中华民族各地区的不同门派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凝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知识,如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南派北派,主要代表有少林,武当,形意,八卦,太极,文圣拳,梅花拳,红拳,八极,戳脚,峨眉,南拳,青城武术等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门派与拳种都有其不同的历史和文化,都是有生命、有性格、有个性、有特色、有灵魂的,它们是活着的、流动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它们在文化特征、技术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共性特征,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和而不同,异彩纷呈,多元一体,共生互补,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尊重武术文化差异性、多元性,包容多样性,促进和谐发展,重建中国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基因,为繁荣中华武术文化构建强大的思想基础。武术与宗教在它们发展过程中发生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中国道教、佛教、儒家,以及历史上信奉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民间宗教等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特别是作为中国民间宗教集中代表的八卦教,在明清时期对推动民间武术发展发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民间宗教组织大都借助武术来宣传教义,它们多以结盟、传教、习武、行医等活动为凝聚方式,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凝聚人心,使武术与民间宗教秘密结社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武术在民间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的宗教精神、教义、教规、戒律、哲学思想和修炼方法等都被融入于武术之中,从而也使中国武术发展为各具不同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体系。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赋予了武术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影响烙印,延续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痕迹,使之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特色。重视武术地域文化的研究,使武术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并使之融入地域文化之中,充分展示传统武术文化的特色魅力。武术包含着中国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思想,代表了民族中华文化崇高的信仰和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凝练、结晶与升华,是锄强扶弱、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武术拥有独立的民族文化体系,任何一部传统武术都是有独特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都有其内在精神和灵魂,如果失去了其内在思想文化、精神和灵魂,就将会失去其发展的根本。武术发展需要有思想和文化的支持,一部没有丰富思想和理论支撑的武术就会失去其根基和灵魂,也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深化地域武术思想文化研究,丰富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是武术科普的重要任务。加强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对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武术拳种要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强地域武术文化生态环境及传统武术师徒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传承文化空间保护,保护民间传统武术以宗族性或家传方式生存传承发展的文化土壤,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武术中的师承关系是体现近似血缘传承的绵延文化,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武林信条,带有比较浓郁的亲情色彩,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统的重要纽带。深入挖掘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
        近四十多年来,发源传承于山东省济宁运河流域的文圣拳非遗武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挖掘整理工作上取得重大进步,武术科普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为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文圣拳在非遗武术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近200余万字的文圣拳武学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文圣拳武学文化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和文化体系,构建了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同时在武术教育、墨家文化、武士文化、大运河武术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文圣拳武学研究以普遍、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全面揭示了武术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规律,无论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必将对促进中华武学思想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步架五手、大五手、离卦拳、神拳、五步神拳长寿拳、杜家拳、无极道圣道圣拳、八卦拳、大洪拳(大红拳)、老洪拳(老红拳)、义和拳等,是历史上义和拳的源头,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八十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文圣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深受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影响,融汇诸子百家之精髓,内涵丰富,拳理精深,包容万象,涵盖八方,风格独特,功夫体系文武合场,自成体系。它以修炼为主,养练结合,融百家之长,通百家之术,在中国武学体系中具有普遍的包容性、代表性和同一性。文圣拳是一部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华武学中独树一帜,成为鲁西南和大运河流域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它的多元文化观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圣拳在明清时期为促进中国民间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波澜壮阔的“反清复明”农民起义和“义和团”反洋教、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力量,谱写了辉煌的农民反抗起义民族斗争史诗,奠定了在中华武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伟大武术学文化。众多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和爱好者执着追求,躬耕不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奋发有为,铸就了一部中国历史文化名拳的光芒。文圣拳武学研究为中国武术科普工作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创新发展之路,解决了一些困扰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填补了中国武学文化研究的空白,特别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体系的建立,中国武术大文化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是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文圣拳已成为“国家非遗武术”“文化山东”“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复兴的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它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特别是推动鲁西南、鲁南、苏北、冀南、豫北、皖北等大运河流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文圣拳发展得到了各传承地政府教育体育、文化和民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十几年来政府社会团体组织主管部门审批的十几个文圣拳研究会、武术协会等,以及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鲁西南武术文化联盟等武术社会团体组织的成立,都为推动和促进文圣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圣拳武学研究得到了大学院校、武林同道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帮助,我们要感谢已故原济宁市武术协会主席徐曦义先生、著名武术家于承惠先生、上海体育学院蔡龙云教授,以及山东曲阜大学王俊法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山东大学路遥教授等众多武术名家和专家教授对文圣拳非遗武术挖掘整理与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和师大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各位老师为促进文圣拳武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向所有为文圣拳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级政府教育体育和文化、民政等部门、武术协会、武林同道、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和社会文化形态,具有“文化”和“文明”的共同特性,它并非只是单一的技击运动,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其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拥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带有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独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对待武术文化,要有整体的思维意识和全面的、普遍的认识观点,破除固化思维,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片面理解,浅尝辄止,或故意歪曲,更不能因某种政治和社会的因素而限制或阻碍影响武术的发展。无论武术如何发展,都不能失其根本。新时代武术,要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要薄古厚今,取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让武术发挥出更强大的文化性、教育性和体育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武术研究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综合性文化系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和交流,共同促进武术文化发展。开展对武术文化内涵、技法原理、价值功能、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等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促进武术科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武术定位于“体育和体育运动”,忽视和弱化了武术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对武术文化存在狭隘片面的认识,武术文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这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了民族传统武术的弘扬与发展。要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破旧立新,返本开新,促进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新发展,让“文化武术”、“教育武术”“体育武术”彰显的能量成为推动中国武术发展不断创造新辉煌的精神动力。武术科普提高民众的武术体育科学素养,使武术科普与体育科技创新相融合,可以使全民的体育科学素质能得到更快的提升。重视武术理论研究,加强武术文化传播,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培养民族尚武精神,有力于提升国民整体体育文化素质,有力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当代武术已成为一张具有中国民族鲜明特色的国家名片,使中华、中国与中华武术融为一体,并使之形成与中华功夫一体的整体概念,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为促进武术在国内外的传播与发展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与中华民族同历沧桑,共历风雨,承载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了崇智善谋的民族品格,锤炼了尚勇治气的民族气魄。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历久弥坚,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武脉历久弥坚地传承和支撑,其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

(三)深入开展武术科普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很大进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科普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武术科普质量、武术科普服务和武术科普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的复兴的今天,加强武术科普工作,促进武术文化建设,推广武术体育运动,对于“强民、强种、强国”、促进中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科普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武术运动发展,振兴民族尚武精神,唤醒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深处最强大的文化基因,是中华儿女构筑的共有精神家园。一个外无尚武精神的民族势必会被外强所征服,一个内无尚武之风的民族必将落后于时代。提倡尚武精神,并不是鼓励“乘勇斗狠、穷兵黩武”,相反是为振兴民族精神和提升民族文明素质的需要。武术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和尚中等等都在武术中得到体现。在中华文明思想中从来都是追求“中和”、文武并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讲究阴阳平衡,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始终追求和平与和谐的思想理念。武术的自我修炼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武术中的外柔内刚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中和之性”。武术深受中国古代兵家文化影响,“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武术思想文化的最高境界。传统武术在中国悠久文化发展史中与兵学、中医学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相互融合、渗透,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武术是人类斗争智慧的结晶,拥有丰富的中华民族兵学智慧,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几乎所有的武术拳种都是源于古代的兵器,充分表现在武术技击技术和指导思想、战略战术等诸方面。武术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和综合观理论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形成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升华和发展,即所谓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自古武、兵、医一家,一体多面,浑然为一。武术科普要与兵学、中医学等相结合,多元共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武术科普应重点加强对兵家文化的弘扬,让悠久的民族尚武文化得到显扬,让“尚文”与“尚武”的文化相得益彰,使“文”与“武”发展形成合力,文武并济,相辅相成,熔为一炉。尚武是一个民族生存不息的动力,是坚韧不拔精神力量的象征,是英勇无畏的血性和胆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尚武精神的回归,要在全社会形成尚武之风,使尚武成为一种风尚,让民族尚武精神代代传承。
        武术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它的许多文化特征和技术特征与中国文化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蕴含着众多的学科知识,是科学、军事、哲学、人文、历史、宗教等文化之集大成,成为民族文化生命的传承力量。武术科普要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振奋民族尚武精神为目的,以实现武术运动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群众性武术科普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武术科普活动为载体推进武术事业的发展。不断整合武术文化资源,夯实武术科普阵地建设,创新武术载体手段,丰富武术科普活动内容,通过组织开展“世界武术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全民健身日”“武术科普下乡”“武术科普讲座”“中华武术大讲堂”“武术培训班”等科普实践活动,有效利用“讲”“训”“演”等结合的方式,让广大民众在互动体验中真切感知武术在防身自卫、强健体魄、健身养生、培养优良品质等作用。增强武术科普思想意识,使之与国家体育科普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武术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武术科学锻炼方法,提高全民对武术运动的全面认识,着力打造厚植创新武术生态发展的沃土,促进全民武术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武术品牌赛事活动示范引领作用,进行高层次、多领域的武术知识普及。推动社会各界树立武术创新发展意识,厚植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与潜能,增强武术发展自立自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国家和地方武术体育科普基地建设,通过武术科普基地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效应,使武术科普基地群成为公众接受武术文化知识、促进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武术科普要结合实际,分层次、全领域、多形式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一定要让武术科普活动在广大的民众生活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犹如鱼儿生活在水中一样,贴近实际,切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基层,贴近现实,引起思想共鸣,提高武术科普的质量和水平。要将武术传承和全民健身运动联系起来,和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和广大中老年朋友期待健康长寿的愿望联系起来,让传统武学更好地发扬光大。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要克服落后陈旧思维方式和固化观念,提升对武术文化的认知水平,重新审视武术科普的定位和职能,深入思考武术科普实践动力和理论支撑,探讨加强武术科普事业发展和创新,激励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和人民群众投入到武术科普队伍中来,充分激发和发挥人民群众体育科普的热情和创造伟力。武术科普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用好新兴传播方式,大力弘扬民族武术文化,做到“宗旨新、目标新、方法新、成果新”,更好地为实施武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天道昭昭,变者恒通,锐意进取,创新发展,传统武术发展要顺应时代浪潮,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充分做好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武术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在推动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坚决摒弃在一些人思想中存在的贬低、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唾弃崇洋媚外思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坚定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坚守民族传统文化阵地,保护传统武术的根本。全球化加速国际文化融合交流,同时各国各民族仍保持传统文化,文化领域斗争激烈。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和侵略,存在盲目崇拜和全盘接纳西方文化现象,从而也在一定时期导致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华民族心灵中的主客体地位的变化。武术在东西文化不正确的交融中也遭遇了严重的影响,使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处于艰难的处境。在面对外来体育文化侵略和影响的情况下,要认真反省和反思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勇于挑战,坚守民族文化根本,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夯实武术文化基础,善于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体育文化精华并拿来为我所用,促进交流互鉴,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文化,增强武术发展的文化和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通过武术科普工作,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激发武术发展的活力和内存潜力,不断筑牢武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民族立魂,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都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做弘扬、保护和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忠实追随者、践行者、守望者、吹哨者和开拓者,矢志不移地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以自己实际行动,让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让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担当起民族文化育人的宏大责任和义务,有效推进“以武化人”的教育进程,发挥武术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实现武术强族、强种、强民、教化、涵养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武术科普伟大而光荣,任重道远,所有能够为中国武术事业传承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

        武术科普是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社会性、群众性和长期性。弘扬民族文化是武术科普的重要任务之一,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振兴民族武术文化根本,实施武术振兴发展战略,以民族文明进步代替蒙昧落后思想和观念,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武术体育文化素质,让武术这门古老的技艺文化,以独特的风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武术从它产生时起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发展同步,与政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具有普遍的社会属性。武术科普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体现科学性、社会性、群众性、长期性,加强宣传与推广,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响应全民健身号召,弘扬中华武术爱国精神,促进武术体育事业发展。武术科普需要一代代武术人共同为之努力,将之作为一项千秋万代永续的事业,长久的坚持传承下去,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以科学的思维做好武术科普工作,将科学精神融入到武术科普实践活动之中。广大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要用智慧、知识、技能和责任,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武术科普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研究,体育高校和武术科普研究工作者,加强开展乡村武术振兴智力服务活动,不断发现新规律,总结出新理论,指导武术科普实践,为开展武术运动服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武术科普活动,使理论普及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科普与业余科普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武术运动中来,在全社会形成崇武慕德、崇德尚义的风气和氛围,发挥武术运动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提倡武术科普公益活动,倡导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参加各类武术科普活动,让更多的志愿者和热爱武术的人们参与到武术科普社会公益活动中来,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民健康,服务全民健身,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武术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积极推动武术科普融入社会和群众生活。加强武术文化普及力度,促进广泛传播,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的传播普及水平。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文化,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科普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武术科普活动,凝聚和发挥社会力量在武术科普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武术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武术文化传播,提高科普专业素质和水平,形成相关单位积极支持、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的传播局面。引导社会力量用好新兴传播方式,形成一批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武术科普传播作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武术挖掘整理记录,并有效地利用好记录成果开展武术科普活动。推动武术科普融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支持武术活动进校园,武术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发挥武术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本源,广大的民间沃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功能,是传统武术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武术发展的伟大就蕴藏人民之中,人民是推动武术发展的真正动力。积极鼓励社会兴办武术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民间武术学校、拳馆、培训基地等在促进武术发展中重要的作用。武术科普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位、多种层次,大力推广、举办各种武术节、比赛、培训班,派遣优秀运动队在国内外巡回表演,优秀教练员外出讲学、指导,以及利用报刊、图书、广播、影视、声像等传播媒介进行弘扬、宣传和推广,让武术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武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着的民族精神,武术发展到今天的历史使命就是让习练者从中培养这种民族精神,而“士文化”是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精神追求,“士”的精神是武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和象征。由于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统治者基本延续了战国末期法家韩非:“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思想,削弱了儒、墨、道、兵、法中尚武文化和“士”的阶层与精神,认为习武人对社会和政权稳固是一种直接或潜在的威胁,实行“重文轻武”“重文抑武”或“禁武”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宋、明、元、清诞生的“防内甚于防外”“重文轻武”“削军人实力”等政策从根本上扼杀了政府自身及民众的尚武精神和民族精神。历史上封建王朝(秦朝、宋朝、元朝以及清朝雍正时期)进行的四次大的“禁武”运动,几乎断绝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根基,扭曲了民族及民众的性格、精神和灵魂,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传承着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自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由于封建专制社会长期对“士”人思想的禁锢、束缚和压抑,使“士”人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也从根基上影响了民族尚武精神的发展。墨家文化是“士”文化的重要代表,墨学在两千多年前是与儒家文化齐名的显学,它的思想和文化对促进中国武术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现代武术的发展也仍具有重要影响。墨家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维护公理与道义,提倡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平等互爱。“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人与人之间互争互害的“别相恶、交相贼”,倡导“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表现出的主持正义、追求和平,以及平等、侠义的思想,这些都对中国武术思想和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墨学到了汉代逐渐衰落,但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代以后的“侠士”就是墨家“兼爱”“非攻”“尚贤”精神的继承者。在当今社会提倡墨家文化,对于促进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以及民族道德体系的重建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文为武之魂魄,武为民之肝胆,无文武不长,无武文不生,文以载道,武以振魂。文武之道,即天地之道、阴阳之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背离了阴阳之道、天地之道,或重文轻武、重文抑武,或文武皆废,其对民族和国民的危害是严重而深远的,历史上汉族几次遭遇几乎亡国灭族的教训是惨痛的。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勿忘历史,以史为鉴,两千多年来的深刻的历史警示,昭示我们一定要重塑尚武精神,重视武术教育,并将之置于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要重视在德育教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武术科普要追溯先秦时代“士”阶层的精神气质,加强对“士”文化和精神的培养,旗帜鲜明的弘扬华夏文明崇文尚武“士”的文化、精神和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士”者,国之重器,中华民族文明的脊梁。“士”轻功利重道义,以天下为己任,奉道而行,践而实之,济世救人,虽九死一生而不悔,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士”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独立人格与高尚操守,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推崇“道”与“德”的统一。武术发展需要中华民族“士”之德操、思想、情怀和精神的回归,需要呼唤“士”人道德价值观念的重构,呼唤“士文化”的回归与精神重建,从而可以让中华武术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中国人不能失去“士”的精神,更不能扼杀“士”的精神和文化,“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和灵魂,失去“士”的精神,中华民族就将会失去希望和未来。贵族精神是以荣誉、尊严、责任、勇气、教养、自律、独立、风度、担当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高贵人格精神,而“士”的精神则是贵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大力培养以“士文”化精神为代表的贵族精神,对于中华文明的捍卫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志于道,依于德,据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每一位习武者都应该成为“士文化”的忠实践行者,以天下为己任,遵道而行,致力于道的传承与发展,以武化人,以德育人,持之以恒,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让中国武术赋予崇高的精神、思想和灵魂,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和民族的文明进步立下千秋功业。

        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卷四·传十一年》。中国武术对“礼”一直有着不懈的追求,武德礼仪是所有习武者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抱拳礼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称“拱”“揖礼”,是汉族传统礼仪(多见于习武之人)中的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以上的历史。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后演变为现代武术普遍使用的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掌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屈曲内扣于虎口处,右手五指握拳,大拇指压于中指、食指之上。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武术的礼仪规范很多,除抱拳礼外,还有鞠躬礼、持械礼,以及拜师礼等等,这些都是武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和发扬华夏文明礼仪文化,践行华夏民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以及孝悌德善、礼义廉耻等道德操守的重要体现。武术在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培育下,与中国的其他传统文化形成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具有丰厚民族文化色彩,武术文化以深厚的内涵和魅力在全球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加强武术科普宣传工作
        武术科普宣传工作是实施体育兴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担负着提高全民武术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目标,努力构建武术科普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大众传媒和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武术发展要坚守思想文化阵地,重视武术科普宣传工作,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发挥各自文化宣传优势,弘扬武术文化,科普武术知识,切实履行武术科普的宣传责任。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火山、快手、网络直播等新媒体传播路径,让武术科普宣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方便快捷和实时有效。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着公众获信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面对媒体融合带来的变局,武术科普工作者和爱好者应及时重塑中国武术的主体性,找寻合乎时代需求的中国武术发展之道,积极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新挑战,把握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武术文化国际推广的话语权。发挥武术科普优秀网站的领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武术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展示和流行,形成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的宣传机制,使武术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促进武术科普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全社会武术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在全社会发展武术体育运动,弘扬武术精神,培育武术文化,营造武术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武术科普教育宣传组织网络,为武术科普提供组织支持和保障。武术科普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行业、对象的差异,区分情况、因人施教,多用喜闻乐见方式,多用社会认可成果,使武术科普宣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让传统武术真正走向人们的生活之中。实现武术科普宣传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在开展集中宣传的同时加强日常教育,在保持舆论声势的同时力求取得实效。深入研究科普宣传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创新科普宣传的体制、内容、方式和方法,做到与科技进步相配合,与群众需求相适应,充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武术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把武术科普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国家和地方应当加强“武术博物馆”建设,深入挖掘武术器械、武术动作背后的科学原理,丰富武术文化与武术科学内涵的展示手段,向公众传授武术知识、传递武术文化,在收藏、研究、策划、展示、教育中,让广大民众走近武术、了解武术、爱上武术,习练武术,培养民族自豪感,提升武术科普工作质量和水平。

        武术科普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种社会教育,作为一门强身健体又训练意志的体育项目,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普理论来自科普实践,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科普工作者尤其是武术科普研究人员,要认真总结、提炼、建设科普理论,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科普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新飞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激发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传递中国武术与时俱进且永不褪色的强种健体、卫国保家和提振民族精神的价值效能。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它在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军事、地域环境、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俗事项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所有门派和拳种都跟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性格和气质。中国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一个“诸子百家”的文化体系,各个门派和拳种都要加强武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各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为推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武术科普对不同地域武术文化、不同门派、不同拳种,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武术科普活动。每个武术门派和拳种都应落实专人负责武术科普宣传工作,对本门派、拳种的源流、传承及发展状况、功法理论等进行认真挖掘整理,深耕地域武术特色文化,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形成传统武术传承发展合力。武术科普宣传要面向社会,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武术宣传普及,并利用非遗宣传日、节假日期间、庙会等,进行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开展宣传、展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不断扩大武术运动的影响力。武术科普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有重点、有内容,不能走过场,不摆样子,更不能做表面文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需要从基础抓起,真抓实干,切实抓出实效。武术科普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武术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有较好的武术功底和技艺水平,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提高武术科普能力。
   (五)重视武术科普人才培养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着东方民族特有的哲学思想、精神和文化模式,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武术科普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要重视武术知识和技艺普及,也要重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普及。武术科普需要人才支撑,武术科普事业呼唤有武术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人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遵循武术发展规律思想和观念。武术科普工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武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热爱武术,德才兼备,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不懂武术的人是难以做好武术科普工作的。做好武术科普工作需要组织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武术科普大军队伍,重视对武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武术科普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武术科普专业人才,以适应时代武术发展的需要。发挥国家体育院校在武术人才培养的作用,担当起在发展武术体育科技事业中的责任,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民族传统体育类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能够承担学校教学、专业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加强武术体育运动学校、场馆建设,鼓励、支持开展专业或业余武术训练,搭建武术科普理论体系,培养优秀武术教育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武术科普队伍,为武术科普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武术科普在于揭示武术发展的规律,洞察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指导武术科普事业的发展。目前,武术科普理论研究呈现出滞后于武术科普实践的现象,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要不断地总结武术科普工作经验,及时把实践中发现的好做法、好模式、好媒介,进行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推广利用。武术科普应该渗透进对体育科学精神的普及和传播,以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改造和更新传统的武术文化观念,转变人们对武术的片面思想认识,发扬武术本身的体育科学内核,建立科学的武术观和发展观,增强武术迎接世界性体育文化挑战的能力。将武术科普与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融为一体,弘扬和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成果,不断提高武术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和宣传引导力,促进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的发展光大,让武术为构筑和展示民族尚武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服务,让武术为传承和延续中华文明服务。。中华武术是由象千百条川河一样的门派、拳种汇聚而成,各个门派、拳种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中华武林是一个大家庭,天下武术是一家,要摒弃门户之见和宗派主义思想,克服制约和束缚武术发展的封建保守意识和不利因素,形成发展合力,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共同承担起民族武术文化建设的重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遇到加快融入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使传统文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文化领域打着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名义,片面追求西方文化价值观,而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的甚至诋毁和歪曲、丑化传统文化,使文化发展乱象丛生,民族传统文化出现边缘化现象,文化断流现象凸显。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体育文化冲击下,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外来文化以及竞技体育的冲击下,也一度使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武术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面临着艰难的处境与挑战,一些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在不断流失,有些武术门派和拳种甚至有濒临失传的危机,一些拳种传承与发展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文化传承与发展出现困境,这是国家教育体育、文化部门和武术界当前应迫切需要认真认识的文化现实问题,应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和反思。世界永远是个竞争的世界,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竞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无时无刻不在竞争和博弈之中,文化侵略与文化渗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文化是国之灵魂,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在我国当前很多领域受外来文化渗透侵略比较严重的形势下,国人要引起觉醒和警惕,做到居安思危,强化民族忧患意识,生存意识,危机意识,警示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克服肤浅、短视与急功近利思想,增强文化发展战略性思维,夯实民族武术文化发展基础,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却出现滑坡现象,面对商业、功利和势利的影响人们思想发展变化,在文化教育、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武术文化传承也遇到严峻困境的现实问题。在此情况下,要大力加强武术教育工作,弘扬民族正气,祛除社会邪气,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和道德素养,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同样一个没有尚武精神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也不会有永久的安宁与和平,其必然将会走向衰败和灭亡。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而尚武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古往今来,畏惧战争、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要遭受衰败和欺凌,全民尚武、崇尚英雄、尊重英雄、学习英雄、崇尚荣誉的国家和民族才会赢得尊重,才能防侵拒辱。血性是一种精神,它和勇敢永远连在一起,与尚武精神密不可分。中华民族需要有血性,民众需要有血性,一个没有血性的国人是不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和平与尊严来自于捍卫,来自于实力,来自于精神,来自于信仰,来自于血性,要持续地唤起深藏于国人心底的血性,去除附着在一些国人身上的“奴性”残余,找回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勇气,绝不能让民族的屈辱历史重演。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终将被历史所抛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让尚武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让中国近代史上“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永远成为过去。无论世界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社会政治历史如何变迁,文化知识环境、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如何变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精神和信仰绝不能丢,阳刚之气不可消,尚武精神不可衰,民族的血性不可丧,国民的意志不可动摇,让尚武术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的信仰和精神力量。文化要延续,教育要传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热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好武术文化。每一位热爱武术的人们,没有任何理由抛弃和丢弃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要有坚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信仰,牢固树立传承发展意识,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负重前行,脚踏实地将武术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决不能让老祖宗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民族武术文化在我们这代没落或丢失。每一位中国人都要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这里有中华血脉,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之魂,要肩负起民族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认真做好传统武术保护和传承工作,做中国传统武术的坚定捍卫者、忠实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民族要自立,国人当自强,“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从每个人做起,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将中华武术进一步发扬光大,让中华武术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大众,走向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要富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准则,传承圣贤大道,弘扬中华文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心同德,成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铮铮铁骨的脊梁,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代传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武术是中国历史演进“活文化”的见证,我们要坚定以文化为本的发展思路,以传统体育发展为手段,大力发扬民族文化特色,不断探索传统武术发展之路,开创武术发展新的历史篇章。近年来,随着武术不断走出国门,培养文武兼修的武术传承人成为当务之急。武术传承人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武术专业基础,同时也要扛得起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社会责任。培养专业武术学科带头人和传承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武术师资队伍,是实现中国武术教育普及和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武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武术的灵魂是民族精神,民族骨气,民族气节和民族信仰。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每一个中国人从小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坚持道义,纵横江湖,快意恩仇,匡扶正义,为民造福,向往自由的生活,那是中华民族的天性和生命基因。习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同时对于人的意志力和性格的培养有很大影响。练武之人的豪气、正气、阳刚之气,是一个民族最不可缺少的精神,通过武术运动培养民族的阳刚之气、浩然正气,锻造民族尚武的精神品质,张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旋律,让民族的尚武精神永远高杨。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大义和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大力弘扬民族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提倡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道德荣辱观等价值观教育,对于振奋民族尚武精神,促进武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科普需要具有专业武术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人才,他们是提升武术传播普及水平的核心要素,武术的传承与创新,非遗的传播与普及,都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加快提升武术在更广阔的地域和群体中的高质量联动与推广,需要发掘并用好一批具有传播文化素养、敏锐文化感知、高度理解能力、有效沟通技能的武术体育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擅长能够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中传播武术的队伍。广泛开展、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发挥高等院校体育科研与教育优势,强化非遗武术科学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研究与传播,在提供精进非遗武术培训上下功夫,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非遗武术传承人。传统武术讲究拜师学艺制度,它以师道传承、以师带徒为主要传承途径和以门派为主要存在形式,至今仍然是民间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尊师重道,道者师传,师父带徒弟,德艺有传承,在师道传承的基础上,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命脉。发挥武术“师带徒”、“传、帮、带”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育中,帮助非遗武术人才掌握经验、磨练技艺,在传承与开拓中促进非遗武术的传播普及。武术文化传承,需要身先力行,言传身教,脚踏实地,需要活鲜的思想和生命。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将武术行业内和民间非遗武术传承人请进校园、请进课堂,传授非遗武术技艺,解决武术人才短板问题。广大民间非遗武术传承人、老拳师和爱好者,执著地守护着传统武术一方热土,默默为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始终是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坚实的力量。要为传统武术发展培育“优质土壤”,细心浇灌,迎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六)促进武术科普进校园工作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格的良好作用,是中华民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武术教育,夏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就非常重视军事技能的培养与教育。武术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几千年来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古代“六艺”文武结合的教育是最完善的教育体系,将追求文武兼备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终极目的,这种优良传统应当在新世纪国家义务教育体系中得到传承下去,并应得到更好的完善与发展。武术具有独特和突出的教育功能,习武练拳的过程就是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是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习练武术吃的是苦,磨的是志,练的是体,强的是心,它以防身、强身、养生、修身养性的综合使用技术,是增强民族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塑造民族精神和灵魂的心灵之窗。武术教育价值是多元性的,以武术文化教育为手段,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优势,培养学生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可以在武术练习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学生体育和智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是武术科普的重要阵地和场所,学生练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培育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尚武精神的需要。武术教育担负着“强国”“强种”“强民”的重任,承载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要将武术教育纳入国家学校义务教育体系中,编写中小学武术教材,将之列为各学校体育课的必学项目引入课堂。武术进教材要突出民族体育文化特色,遵循学校教学规律,贯彻学校武术运动“教、学、练、赛、评”五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协调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学”中获得对武术运动技术的基本理解,在“练”中熟悉和提高相关技能,在“赛”中进行相对高水平的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将武术规定为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综合素质考核的必考项目,建立武术教学考核体系,每一段级制定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定量指标来激励学生提高自我身体素质。同时评价过程要重视综合功能的检验,综合考量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等素质。

        武术知识进课堂,可以让青少年健体、启智、育心、知礼与自信,发挥武术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让武术文化在校园内扎根,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出贡献。鼓励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是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塑造青少年优秀品质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和思想的成熟期,习练武术对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拥有良好的素质至关重要,从小学起就要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武术进校园”要从娃娃抓起,从基本功抓起,让学生学习武术文化,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感受武术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魅力,从小培养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小学开始开展武术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武术训练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全面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速度、协调、灵敏、力量、柔韧等素质。培养尊师爱友、团结互助、勤学苦练、自律守规、自信自尊、勇敢坚毅等民族传统武德。可以对小学生们的性格、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好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从小就能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学会刻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锻炼出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通过反复练习成套的武术动作,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对小学生的文化学习很有帮助。中小学武术教育可以通过全面普及武术套路、组建武术队、开发武术课程、举办武术节、对外交流展示等方式,锤炼学生体魄,发挥武术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武术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体育文化素养,使之承担起全面实施武术教育的重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让武术科普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各领域。教育乃国之根本,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奋发有为的不竭源泉。教育是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有崇高理想和执着追求理想精神的人。武术教育内含着诸多中华民族优秀立德树人的智慧,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和作用,是其它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所不可比拟的,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开展学校武术教育是一个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兴亡的高度认识武术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应该切实从政策层面出台措施,强化学校武术教育的落实与践行,切实落实好学校武术教育工作,助力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中国武术兵道(短兵)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也是一个新兴的竞技武术对抗项目,它是我国古代刀、剑、棍、棒、杆等武艺文化的延伸、传承与发展。短兵运动是运用古老武术器械中的刀、剑等短兵器的攻防格斗技术,进行两兵相交、相搏的对抗性的民族传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武术兵道(短兵)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端正、技术娴熟的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对于推动武术兵道(短兵)项目的进一步开发与普及,尤其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其中,有着重要意义。武术兵道(短兵)是传统武术创新发展的结晶,是一项既能学习武术经典动作,又能展现中国文化内涵和精神,使得文武两道相得益彰。兵道(短兵)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结合的运动,也是被国家大力推广的体育项目,很适合青少年、儿童学习和学校、武馆推广,也适应成年人的学习,倍爱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喜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和前景。散打的前身称为散手,也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散打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竞技体育项目,在国内和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在民间也有比较广的流传发展,并深受习武爱好者所喜爱,其主要特点具有民族性、对抗性、体育性等。学习散打可增强武德教育,完善人格,健体防身,磨炼意志,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提升武术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国际竞技体育强势文化环境中,武术运动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武术竞赛活动开展,充分利用武术自身丰富的文化和体育优势,使之在改革创新中与竞技武术比赛发展相适应,发挥散打搏击、兵道(短兵)等体育项目作用,开创中国武术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弘扬和继承中华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发展与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相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和指导锻炼,挖掘传统武术的主要特色,即要吸纳传统武术文化与拳理中的共性,又要融合现代竞技武术特点,使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可适应不同群体学习的需求,展现传统武术门派和拳种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武术蓬勃发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要求,重视武术教育工作,落实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完善武术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武术运动在校园的顺利开展。做好武术特色学校的培训教学工作,通过武术训练,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培养阳刚之气,以及坚韧不拔的勇气、坚强意志和责任担当等诸多优秀品质,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武术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纽带,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基因,以及彰显的传统武德礼仪、民族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都充分体现在武术之中。武术教育“重技”更“重道”“重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内在修为和优良品格,是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拳以德立”“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武以德先”,武无德者,不堪为武,德道高者,技艺自高,这些都是对练武之人武德教育的规范要求。武术教育将培养武德作为习武者的首要任务,培养崇德尚武精神,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要将武术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体育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崇文尚武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武术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武术科普活动。将武术发展纳入体育科普工作中,组织武术进机关、社区、企业、乡村、广场,同时结合非遗武术“四进”活动,把武术精神与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科普活动中来,并能在积极参与和学习武术中强身健体,涵养精神。在学校开展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风尚,从历史民族英雄人物精忠报国岳飞、忠信大义关公、抗倭名将戚继光、精武精神霍元甲、以及侠肝义胆的大刀王五等英雄人物身上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英雄人物都是从武术教育中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坚守“仁、义、礼、智、信、勇”情操的人,一个坚守道义和信仰的人,一个追求正大光明的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典范和学习榜样。

        在当前学校应试教育体制中,学校武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家长、学生近乎是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上,没有将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在主、客观上都制约和影响了武术运动在学校的开展。特别是在面对西方强势体育项目的冲击下,使一些外来的文化占据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学校武术教育面临“名存实亡”的危机。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很偏差,缺乏对武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思想观念淡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稀缺、教育内容单调、场地器械不足等问题,使学校武术教育缺乏或流于形式,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优势被削弱。针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以科学的观念和理性的思考来指导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积极探讨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新思路,努力拓展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空间,为中国武术教育拓宽发展之路。国家应优先发展青少年学校武术,坚持文化教育与武术教育相结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相协调,强健体魄与人格培养并重,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当前虽然武术教育进校园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将之提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相信不远的时间武术进校园工作一定会得到全面地落实。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明确将武术、中国式摔跤、棋类、射艺、 龙舟 、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22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工作,以学校武术教育助力国脉传承,促进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这使学校武术教育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21年4月29日,教育部成立了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承载着学校教育的时代使命、文化使命、教育使命和科学发展使命,这对于推动学校武术教育工作,深化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丰富拓展校园文化,以及发挥专家对武术教育工作的研究、咨询、评估和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22年教育部进一步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强调以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编写了《新编义务教育体育课教材》,明确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武术项目进校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明确武术科普的道德与法律责任
        武术科普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弘扬武术精神,传承武术文化,是所有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重要责任。武术科普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要将武术科普纳入正规化、规范性、系统化、法制轨道,有助于促进武术科普工作规范发展。武术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清理整治武术发展乱象,从根本上守护武术文化的“根”和“魂”。习武者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大责任,要一身正气,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以及良好的人格心性修养。加强对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培养和管理,弘扬正气,树立武术发展新风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及道德、纪律和法治教育,预防并处罚违背中华体育精神、违背武德、违背公众良俗的行为,维护武术行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地位,树立武术行业的良好风气,促进武术运动健康发展。各级武术协会组织、武术行业人员和爱好者要树立正确的武术观,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自觉遵守门规戒律,科学、安全、文明习武,弘扬武术传统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武术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反对任何团体和个人打着武术科普的名义弄虚作假,装神弄鬼,哗众取宠,招摇撞骗,滥竽充数“假传武”,损害武术形象和核心价值的行为;反对背离武术精神,利用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和恶意炒作等手段发表不当言论,造谣传谣,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严厉禁止和取缔宣扬封建迷信、拉帮结派和渲染暴力、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严禁利用武术活动场所或指使纵容他人从事封建迷信等非法活动;对违反规定情节轻微的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武术协会组织、团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应由政府主管部门依规依法给予严肃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深耕文化资源,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转化、创新发展中,让传统武术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生存的“法宝”,它以特有的文化形态延续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维护正义、惩恶扬善、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尚武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虽然随着冷兵器战争时代的结束和时代的进步发展,武术在战场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在减少,但由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行悟道、延年益寿等多重价值而仍沿着体育的方向发展,仍然承担着“强民、强种、强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的历史责任和重担,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武术科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唤醒沉淀在民众灵魂深处的尚武精神,激发民族的血性和胆气,凝聚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力量,捍卫民族的尊严与自由,塑造中华民族强大的思想和灵魂,让民族的尚武精神永远高扬,让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加绚丽多彩。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保护和传承中华武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所有武术人和武术爱好者的伟大使命,我们要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让武术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武术科普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向全社会普及武术知识、弘扬体育科学精神、传播体育科学思想和锻炼方法,促进武术运动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武术科普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涵养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软实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展积极作用。发展武术要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为基本前提,将发展武术文化作为武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的力量助推中国武术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化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思想,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价值内涵,激发武术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群策群力,迎接挑战,自立自强,奋发有为,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做好武术科普各项工作,让武术运动融入到群众体育运动中,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力军”,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武术科普对于弘扬武术精神、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民心民力,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经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而流传下来,以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国武术文化,赋予武术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凝聚民族尚武精神,增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武术蕴含着许多历史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不仅影响着每一名中国人的气质和性格,更能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是我国战胜挫折和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精神支柱。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树立崇尚英雄的信仰,培养尚力、尚智、尚勇、尚武、尚德的品质,追求强健体魄、健硕刚健力量之美的理念,培养敢于亮剑,敢于挑战,勇于迎战,勇于担当,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阳刚思想和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英雄主义精神,让尚武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财富,让武术运动为塑造中华民族崇文尚武性格品质和强大的精神灵魂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中国文化以文、武形式相融汇而成,而武术是成就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主体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有地位和影响力。武术是民族文化生命传承力量,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武术精神,传承、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国民不断提升团结和凝聚意识,使之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中国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武术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几千年来,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武术诞生于中国,影响于世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武术已成为中华文化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作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符号和文化名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武术必将会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强大主要是思想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发展的推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沃土,也是今天我们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子百家丰富深邃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代表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撑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思想和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要从中华民族灿烂深邃的思想文化中吸收营养,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不断吸收外来文明之精华,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神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我们要倍加爱护,万分珍惜,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新时代加强武术科普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武术振兴发展战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提供体育科普支撑。坚持强身健体,弘扬尚武精神,提升全民健康为理念,构建武术体育科普工作体系,助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武术运动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让武术文化的积淀在现实社会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和活力。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武术科普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让武术科普工作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服务,为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育强国、教育兴国、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向所有为武术科普工作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简介:
        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2022年9月7日






















 

 

 
广而告之
广告位 300*300
广告位 1200*90

吉林省科普创作网 www.jlkpzjw.org..cn | 投稿邮箱:jlskpzjxh@163.com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 | 吉ICP备2021008712号-1